数字版[获取书单]含下方棕色字体的书籍

文革书库(100+本) ****[点击进入]

01.《文化大革命的起源》全三卷 罗德里克·麦克法夸尔(马若德)

此书三卷分别为:《人民内部矛盾 1956-1957年》(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1956-1957)、《大跃进 1958-1960年》(The Great Leap Forward 1958-1960)、《浩劫的来临 1961-1966年》(The Coming of the Cataclysm 1961-1966),分别于1974、1983、1997年出版。1989年求实出版社和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一、二卷中译本,有删减。2012年香港新世纪出版社出版了三卷全译本,增补了原中译本的删减部分。

此“文革前史三部曲”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文革史的开山之作,常与《毛泽东最后的革命》合称“文革四部曲”。沈志华评:据我的观察,到目前为止,在国际学界(包括中国)关于中国的文革历史及其起源的研究中,麦克法夸尔教授的这套书是最优秀的著作。

附:《毛泽东最后的革命》(2006年,马若德与沈迈克合著),作者基于大量档案和第一手资料,详尽梳理了1966–1976年间党内权力博弈、红卫兵运动以及各地“炮打司令部”式的政治斗争,揭示了毛泽东如何以“分而治之”的策略持续激化社会矛盾。《剑桥中国史15·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中国内部的革命 1966~1982年》(1991年,马若德与费正清合著)。

02.《大动乱的年代》王年一

此书为文革通史著作,是世界公认的文革史研究代表作,作者为文革史专家王年一。书中引用了大段曾经的保密文件,沈迈克和马若德(麦克法夸尔)合著的《毛泽东最后的革命》多次引用《大动乱的年代》未出版的修改本。此书于1988年首版,2004年出版修订版,2009年人民出版社再版。

马若德:在我看来最好的中文文革著作是王年一的《大动乱的年代》。他采取传统中国历史学者的方式记录文革,因为他别无选择。他不能在书中指名道姓,于是他采用别的方式,例如引用他人的语句。读者可以通过这些语句来推测他试图传达的信息,例如哪些人有罪,哪些人无罪。

据其好友吴迪(启之)回忆,王年一所编《文革大事记》《文革第一年》《文革大辞典》《文革杂谈》《文革研究资料》均无处出版。

03.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史》第六、八卷 卜伟华 史云 李丹慧

港中大出版社出版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》,第6卷为《砸烂旧世界——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与浩劫(1966-1968)》(卜伟华),第8卷为《难以继续的“继续革命”——从批林到批邓(1972-1976)》(史云 李丹慧)。第7卷《新秩序和新冲突——从中共九大到林彪时间(1969-1971)》因作者高华逝世而未能完成。

第六卷主要关注从1965年底批判《海瑞罢官》至1968年夏文革开始头三年政治权力的运作,文革发动、红卫兵运动席卷全国,从夺权到天下大乱,再到各省市革委会的成立、造反派分裂、武装斗争……一一呈现在眼前。

第八卷,1972年至1976年文革结束,发生了一系列至今众说纷纭的重大历史事件,作者用丰富的材料试图探究这一系列疑问:毛泽东曾考虑哪些人当接班人?周恩来为何痛苦地反省?中阿、中越为何翻脸?八大军区司令为何对调?毛泽东对“红都女皇”事件怎么看?批邓是毛的决策还是四人帮的挑拨?

04.《”文化大革命”十年史》高皋 严家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