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吃书指南 公众号
没想到,在思考自由这样的一个命题时,还顺手整理了一份书单。
笔者很清楚有些文字不能在公众号发布出来,于是选择了相对自由的这里。
自由,多么伟大的一个命题。
藏书阁有爱情书单,有理财书单,有很多类别的书单,反而容易让人忽视——关于自由,这样一个宏大而又具体的命题,亦更应该有一份书单。
(书籍介绍在最下方,其中有5本在之前已经推荐过,均收录在ZZemo书单中:
https://pan.quark.cn/s/c9df1194094a )
世纪之交,周国平在北大做演讲,题目是《中国人缺少什么》。
他说,中国人思考自己缺少什么,似乎理所当然地就要拿中西方文化来做比较。而过去尼采思考德国人缺少什么,就用不着做德国与东方,或德国与英国之类的比较,他只是把德国的现状与自己心中的标准做一个比较,然后直截了当地说出批评意见来......
反省、反思之类的词语和概念,在网络上已经被妖魔化,殊不知近百年来我们就是靠着反省与自强,才逐渐有了今天的成就。
当然,被妖魔化的还有“自由”一词。
当我在网上探讨自由的时候,有人让我去美国,说那里有自由空气在召唤我,还有听枪声的自由。
观点不同,就让换地方,经典!
我只回复了自己常说的一句话:失去了心中的标准,接下来就是将缺点均摊,比烂。
而当我在讲创作与表达的不自由时,亦曾有人反驳:你痛斥创作和表达的不自由,可是你痛斥不自由的文章却能够发表出来,这不尴尬吗?啪啪打脸。
我的回复是:有些文字,即便一时能够发表出来,但若被看热闹的人进行扭曲化解读,随手举报,二时就没了。边界到底在哪里,普通人永远搞不清楚。
况且我这只是一篇小短文,被XX了,还不足以痛心难过,风险是可以承受的。但若把这样的风险加到作家身上呢?动辄几十万字的作品……
(公众号被XX的文章早已不下七八篇,可在易丘藏书阁公众号回复“合订本”进行回顾。)